“藥食同源”指,許多食物即藥物,它們之間并無絕對的分界線,古代醫學家將中藥的“四性”、“五味”理論運用到食物之中,認為每種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八幨惩础笔钦f中藥與食物是同時起源的?!痘茨献印ば迍沼枴贩Q:“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笨梢娚褶r時代藥與食不分,無毒者可就,有毒者當避。唐朝時期的《黃帝內經太素》一書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出“藥食同源”的思想。
人們在遵循中醫學理論及“辨證施食”法則的基礎上,將這些藥食同源中藥材與日常食材相結合,采用不同的烹調方式,加以制作,便成為了民間防病治病的食療藥膳。藥膳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藥助食威,食借藥力,二者相輔相成,從而達到“藥食同療”的目的。中藥的治療藥效強,用藥正確時,效果突出,而用藥不當時,容易出現較明顯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療效果不及中藥那樣突出和迅速,配食不當,也不至于立刻產生不良的結果。我們的日常飲食,除供應必需的營養物質外,還會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對身體平衡和生理功能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日積月累,從量變到質變,這種影響作用就變得非常明顯。因此正確合理地調配飲食,堅持下去,會起到藥物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中國自古以來的“滋補養生膳”,就是根據人體健康狀況,用蔬菜、谷物、肉類等各種食物補充和調節人體營養的平衡,也就是利用食物具有的藥效調整人體健康。古代“以食代藥”的主張,提出了世代傳誦的“藥補不如食補”的理論。根據食物的性味進行科學搭配,就會成為具有“食養”和“食療”效果的膳食。在運用“食補”的過程中,對“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也十分重視,尤其保養脾之氣。用食品保養胃氣的例子還有很多,“食藥同源”、“凡膳皆藥”的理念貫穿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發揮著重要的養生保健作用。在平時的生活中運用藥食同源的食品和食物來進行非醫療性質的養生生活調養,以促進機體的陰陽平衡,對人體有百益而無一害。
“食療”既是美味佳肴,又具有養身保健、防病治病,能吃出健康,益壽延年?!八幨惩础笔朝煯a品的安全有效使人們逐步由依賴藥物轉向食療,是人們尋求科學治病與健康養生的體現,“藥食同源”食療養生產品的市場越來越大,需求快速增長。在不久的將來,“藥食同源”的理念或能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2014年1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下發“關于征求《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目錄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國衛辦食品函【2014】975號)”中,將藥食同源物品增加到101種即: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薊、山藥、山楂、馬齒莧、烏梢蛇、烏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龍眼肉(桂圓)、決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蠣、芡實、花椒、赤小豆、阿膠、雞內金、麥芽、昆布、棗(大棗、酸棗、黑棗)、羅漢果、郁李仁、金銀花、青果、魚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櫞、香薷、桃仁、桑葉、桑椹、桔紅、桔梗、益智仁、荷葉、萊菔子、蓮子、高良姜、淡竹葉、淡豆豉、菊花、菊苣、黃芥子、黃精、紫蘇、紫蘇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棗仁、鮮白茅根、鮮蘆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人參、山銀花、芫荽、玫瑰、松花粉、油松、粉葛、布渣葉、夏枯草、當歸、山奈、西紅花、草果、姜黃、蓽茇。